用户9808647273373
#分享生活随手拍#钧瓷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,以下是关于钧瓷的介绍:
- 历史渊源:钧瓷始于唐,盛于宋。北宋徽宗时期,官府在河南省禹州市区东北部设官窑,因邻近钧台,称“钧台窑”,所产瓷器为“钧瓷”。金代钧瓷走向民间,元代承继宋钧神韵,明代传世品少,清代在继承中致力釉色突破。
- 制作工艺
- 选料:严格筛选原矿土,主要采用禹州当地的黏土矿物质,经过风化处理和细磨,按比例合成钧瓷泥。
- 制坯:成型方法有徒手捏制成型、拓制成型和手拉坯成型等。
- 施釉:釉料由天然矿石和化学原料配制而成,施釉方法有涮釉、浇釉、刷釉、点釉、浸釉、喷釉等,不同方法会产生不同釉色效果。
- 烧制:需在完全密封状态下进行,最高温度可达1300多度,瓷胚先素烧,稍冷后上釉正烧。
- 艺术特色
- 窑变色彩:以氧化铜为着色剂,在还原气氛中烧制,有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的效果,颜色丰富,如玫瑰紫、海棠红、茄花紫、梅子青等,窑变色彩自然天成、千变万化。
- 独特纹路:釉面常见不规则流动细线,称蚯蚓泥纹,还有开片现象,开片形成的纹路形态各异,为钧瓷增添残缺而美丽的神韵。
- 造型特点:造型简洁、凝练,人物、动物类造型多变形、夸张;器皿类造型是平滑流畅的曲线、直线形体,稍复杂造型局部点缀耳饰、堆塑或雕刻等。
- 文化价值
- 艺术价值:钧瓷以其釉色神秘、窑变多彩和古朴造型闻名,被誉为“最具有包容性的瓷种”,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地位重要,许多作品被世界顶级博物馆珍藏。
- 经济价值:自古就有“黄金有价钧无价”“家有万贯,不如钧瓷一片”之说,其独特艺术价值使其在收藏市场上备受青睐,价格高昂。
- 文化传承价值:2008年,钧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22年,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立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,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








